文化創意 Service project
江蘇的張公洞景區位于宜興市城西南約22公里的孟峰山麓,是著名的石灰巖溶洞、宜興“三奇”之一。張公洞形成于一百多萬年前,是地下水沿巖石的構造裂隙流動,溶解并侵蝕巖石,在石灰巖地層中逐漸形成的。該洞具大小洞穴達72個之多,各洞的溫度又不相同,因此素有“海內奇觀”之稱。
張公洞景區歷史悠久,自漢代以來就為游覽勝地。1919年,宜興紳士儲南強在張公洞內設立了張公洞小學,并整修了張公洞。1934年11月11日,張公洞對外開放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儲南強先生將張公洞捐獻給宜興縣人民政府,縣政府委派專人管理張公洞并逐步整修。1966年,洞內改善照明,摒棄了火把。20世紀70年代,洞內設立了導游講解。20世紀80年代,洞內改造了燈光,普遍設置了彩色燈光,改善了游覽條件。1994年,由宜興市園林管理處籌集資金重建洞靈觀,觀內建有具有道教色彩的八個殿,設有36尊神像,重塑了張公洞景區的昔日輝煌。1995年4月,張公洞景區對外開放。
張公洞景區面積0.36平方千米,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陽羨風景區主要景點之一。該溶洞具有多種旅游功能。洞口前方是天然的高約80米的疊石屏障,氣勢雄偉壯觀。進入洞口,便是一個大廳,高達40米,廳的左上方有一直徑4米的圓形天窗,直通地表;大廳中間有高約5米、面積達70平方米的圓形海石花、石鐘乳等,形似皤灘、瑤臺仙境;右面洞口有一個高約3米、寬約2米的石幔屏風,將內洞隔成一個小廳;小廳右側有一直徑2米多、高達30米的石筍立于洞口,名為“擎天玉柱”,頗具氣勢;左側有一直徑3米多的石瀑懸于洞口上方,它像一塊垂簾幕布,將洞分成前后兩廳。
張公洞的內部空間寬闊,有上、中、下三個大廳。中廳最大最寬廣,有左、中、右三個洞口通往中廳的各個部位。廳的高度一般在10米以上,洞頂最高處達40米左右。中廳和上廳是張公洞的主要景點。上廳由兩個洞口通往外部,是張公洞的精華所在。廳頂高度在20米左右,廳的中間有一根巨大的石柱貼壁而立,高約35米、直徑約5米。大殿的左上方有一直徑約2米、高約30米的石幔懸于其上。大殿右壁上有一直徑約5米、高約3米的倒掛石鐘乳石花。下廳由一洞口通往外部,是張公洞的下廳和后廳。廳的下部空間較小,石筍、石幔、石花等形態奇特,形象逼真。其中一根高約8米、直徑約2米的石柱立于廳中央,形似玉樹撐天柱。后廳是一個幽深狹長的洞穴,長約150米左右。
總之,江蘇的張公洞景區是一個集自然奇洞、道教文化、健身樂趣為一體的旅游勝地。
圖片及文字僅供閱讀參考學習,侵權立刪?。?!